咨询电话:029-88332278

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XI’ AN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Center

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XI’ AN Technology STOCK EXCHANGE Center

高房价为高油价买单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受到挑战

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534

     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些让人无法解释的事情。
 
  证监会接连出台政策救市,企图挽回一点市场信心,但股市一泻千里;政府接连采取强硬措施平抑房价,试图防范房产泡沫的破裂,但房价反而愈发坚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官员对油价飙升显示出了足够的担忧,经常发表一些利好言论希望阻击这场无休止的油价上涨运动,但油价总是背道而驰快速向上攀升。

  4月1日,原油价格刚刚达到了每桶57.27美元的新高度,4月4日晚就突破了60美元大关。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4月2日,欧佩克主席法赫德宣布,将在两周之内每日增产50万桶,以缓和尖锐的供求矛盾。

  这是很值得玩味的,对于极具战略意义的油价,权威部门无法左右,市场交易的主体也无法左右,那究竟该由谁来左右?又是哪些傻瓜愿意为高油价买单?

  全球石油资源的有限性、缺乏替代能源,产油国限制供应量等因素,将推动国际油价走高,已经成了众多机构的共识。但任何人相信,没有哪个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心甘情愿充当这个傻瓜,承受石油带来的高成本。

  该向日本人学两招

  因此,大家总是会想到两种方法予以解脱。

  第一种方法是转嫁给自己的贸易伙伴;第二种方法是筹措到比世界标准更便宜的原油。

  日本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得相当狡猾。石油冲击的力度愈大,日本的对外贸易量增长速度愈快,年均增速达12.3%,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并且出口主导产业由重厚长大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发展,信息机械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油价上涨带来的高成本轻易转嫁到了国外市场。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日本石油公司通过长期合同筹措石油,使日本经济具有了抵抗油价上涨的能力。鉴于轻质原油价格高于重质原油,日本通过购买重质原油,再经过二次处理来提高产品质量,筹措到比世界标准更便宜的原油,油价上涨并未对日本相关行业产生太大不利影响。

  因此,虽然日本的石油需求比中国依赖国际市场得多,但面对油价上涨,日本的经济仍能保持坚挺。

  摆脱不了的价格压榨

  中国骨子里也不愿意充当这个傻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难摆脱得了。

  现在全世界都到中国买便宜和生产便宜的东西,这些活动以及派生出的繁荣无疑都会增加能源的需求,使得中国经受着高油价的冲击。现在每天消费石油700万桶,比去年上升了100万桶。其生产大约仍为每天350万桶。2004年,价格的上升和进口量的增加使中国额外消费了190亿美元,同期GDP可能增长2000亿美元。中国的石油边际成本为10%,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国整个的石油账单为890亿美元,即今年GDP的5.3%,是世界平均比例的两倍。

  油价高企致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但中国很难像日本一样,通过贸易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美国、欧洲等富裕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

  这是因为,中国的出口商大多没有商标或技术所有权,通常依赖于商标所有者或者出售他们产品的大销售商。他们位于全球贸易体系的底层,最容易受到价格压榨。有资料表明,过去10年,美国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进口价格比对工业化经济体的进口价格总体要低35%。

  中国因此承受高油价的负担太过沉重,有统计学者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像其他工业化经济体一样将出口商品价格提高3.3%,其将增加350亿美元的收入,足以支付石油的高成本。

  但这近乎天方夜谭。

  成本转嫁给了房产

  你也许很疑惑,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能够保持这么快的发展,公司的收益看起来还表现不错?

  这是因为,尽管这些企业没有将石油的高成本转嫁给西方消费者,但他们通过将高成本转嫁给房地产投资者和消费者而得以逃避。2004年,中国的新房产销售可能达到GDP的8%,其中1/3来自2002年初以来的价格上涨。价格的增值将达到GDP的2.7%,相对于每桶石油20美元,在每天消耗总量为700万桶时,中国的石油成本增加占了GDP的 2.3% ,房地产的高价将为石油的高成本买单。

  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中国高企的房地产价格以及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率仍在支撑着企业利润。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通货膨胀又侵蚀了消费者购买力,企业就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石油成本。

  因此,近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就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严重的警告,并表示了与日俱增的担忧。

  疯狂的投机行为引来了大量的国际热钱,现在还很难有灵丹妙药来缓解这种紧张的供求关系。摩根士丹利的谢国忠认为,只有当全球尤其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向下调整时,这种紧张关系才会得以最终解决。

  不负责的成本分摊

  但中国的石油企业为什么就不能采取第二种方法,筹措到比世界标准更便宜的原油呢?

  这又是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主意,在日本人那里显得简单,在中国人这里就变得几乎没有可能。

  中石化在2004年有1000亿利润,但今年就嚷着有亏损压力,很容易就哄着有关部门让国内油价上涨;这些垄断企业错误高估需求,大肆高价进油,反正可以利用国际油价在涨和石油安全的说辞,通过涨价把自己愚蠢的成本分摊给全社会。

  这种成本分摊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总量资金有限,中国的投资扩张又如此迅速,它和汽车业、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很快呈现出一种内在关联。此外,美联储升息也减缓了资金流向中国的速度。若干因素综合使得中国的经济很容易受到打击。

  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保持强劲,中国就可以在高油价下维持强劲增长,但股市疲软,汽车难现辉煌,热钱只有在房地产需求中投机,造就了目前的高成本运行模式。

  应该引起警觉的是,一旦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反转,中国就不能快速发展,并且为现在的高油价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