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9-88332278

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XI’ AN Technology Financial Services Center

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
XI’ AN Technology STOCK EXCHANGE Center

2005中国经济运行大势:平稳较快发展

发布日期:2017-01-02点击量:556

郑京平

  2004年中国经济有惊无险,虽说出现了一些波动,特别是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43%的高增长和物价水平的较快上涨,以及随后采取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措施,曾引发人们对中国经济的种种担忧,但运行的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2004年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上涨较温和、国际收支状况较好、就业形势进一步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而且,2003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结构不合理、信贷投放过快、粮食生产继续滑坡、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快等矛盾得到了明显缓解。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更健康了。目前,人们关注的重心已经放到了2005年。展望新的一年,尽管我们还面临着一些长期问题的困扰和短期矛盾的挑战,但世界经济仍处在温和增长期,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仍较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也还是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因此,只要能密切监测,精心调控,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平稳较快增长将是2005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大势。作出上述判断主要基于如下分析。

    首先,中国经济仍处在新一轮较快成长期这一大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仍较强。这个大的趋势的特点是“三化一提升”,一是城镇化。二是新型工业化。以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渗透,重化工业适度发展等为其重要内容。三是国际化。即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化分工,承接其他国家一些产业的转移。从2004年前10个月,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幅度来看,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趋势。四是居民的消费水平处在较快提升的阶段。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是一个标志。2004年在经济较快发展的作用下,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幅度加快,为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有一个更加有利的因素是,由于我们这次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使得2003年曾经一度出现的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不利因素得到了抑制。

    其次,世界经济也还没有脱离温和增长期,继续在复苏的轨道上运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4.3%,这个增长速度虽然比2004年的5%有所下降,但比2000年到2003年平均增长3.5%的水平要高。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也还将达到7.2%。英国一家预测机构收集了世界上比较有名二十家经济预测公司的预测,简单平均后的结果表明,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仍然相当于2004年的4/5,这说明世界经济的大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非常清晰而正确,那就是要发展,更要科学的发展。这一政策取向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反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它是符合中国实际,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正确发展观。之所以要把发展当成是硬道理,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从我们的国情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逐步赶上发达国家,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不发展不行。与我们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需要加快发展。例如,俄罗斯、印度,近年来的增长速度都在7%左右的较高水平。从解决人口的贫困问题看,也要发展。按照我们现有的统计标准,农村还有2900万贫困人口。如果按世界银行每人每天一美元的标准来计算,我国将有2亿左右贫困人口。要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不发展也不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发展。但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只有要科学的发展,才能实现上述诸多的目标。一是我们的资源约束很强。中国虽说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这仅是对总量而言,当除以13亿人口之后,就人均水平来说,则是一个资源约束极强的国家。比如,人均国土的面积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淡水面积是世界平均的25.8%,石油储量是世界人平均水平的8.3%。铝矿产资源储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9.7%。而我们的单位消耗非常高。比如我们钢的产能是3.1亿吨,在建的规模1.3亿吨,两项加起来,比美、日、德、法、英五国总和多。2003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净减少3860亿亩。2003年我们消耗煤炭16.8亿吨,占世界的31%,消耗钢材2.7亿吨,占世界的27%,消耗水泥8.6亿吨,占世界的40%。一方面是资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是资源的高消耗性。这一矛盾不解决,就无法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只有科学发展,只有建立节约型社会,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从发展的目标上看,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使人们生活的更好更富裕。如果发展上去了,资源却消耗光了,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破坏了,生活的条件恶化了,那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目前,我们每年的 SO2的排放量2000多万吨,酸雨面积覆盖了国土面积的30%,已大大超过了环境可容纳的标准。因此,要科学的发展。三是只有科学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如果我们没有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国内和国外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社会稳定问题,那很有可能就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也就很有可能使我们发展的可持续性遭到破坏。这样造成的大起大落反复折腾,经济发展速度总体来说不是快,而是慢,或者下降。大跃进时期,洋跃进时期和其他一些时期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认为要发展,更要科学地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完全正确的。这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为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保障。具体从货币和财政政策看,主要是财政政策的提法较2004年有了一些变化,由“积极”变成了“稳健”。其实质主要体现在财政赤字和长期投资国债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由于有农业税减免、上年长期投资国债结转和外资流入较快等因素,总的说这种变化的影响不大,且是积极的。

    第四,支撑经济发展的(净)出口、消费和投资三大需求仍比较旺。关于净出口需求,由于美元贬值的影响仍在,加上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特点,即加工贸易超过了50%,外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也超过了50%,使得2005年我国进出口仍将基本保持平衡或略有顺差。关于消费需求,今年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仍将较高,农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也将是近几年来最好的。此外,企业收入和财政收入均增长较快,这为2005年的消费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固定资产投资的后劲也比较足,一方面,从资金的来源,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增长仍在30%以上。另一方面,从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等先行指标看,2004年前九个月在建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2.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5.4%。这些都为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打下基础。毫无疑问,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体制性、机制性和增长方式方面的长期性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根本性,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资金、劳动力这三大生产要素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配置。从短期来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还存在着反弹的可能性,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仍然较强,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也有着不确定性。随着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会更大。因此,我们说,宏观调控所面临的任务还相当繁重,还不能放松警惕。对此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由于问题比较清楚,又采取了必要的应对和防范措施,只要我们能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精心调控,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完全可以使中国经济在新一年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章立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能够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中证网)